原创: 信路通 赛文交通网
近年来,在封闭式车场增长速度无法满足车辆增长对泊位需求的情况下,路内停车因成为治理城市拥堵的快速有效办法,所以也越来越引起道路交通管理部门的重视。
2016-2017年,视频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路内停车管理上,但是部分人群对道路附近的违停球、视频桩、全视频技术方案混淆不清。首先我们来看违停球、视频桩还有城市级全视频路内停车管理系统的定义及它们的各自应用领域是什么?
系统定义及应用领域:
违停球:是基于端到端的系统,它集成彩色一体化摄像机、云台、解码器、防护罩等多功能与一体,广泛应用于开阔区域的监控。
主要应用在路边及一些重要场合,如机场、口岸、火车站、商场、商业街等地点。是城市交通执法部门为了解决乱停乱放,规范城市交通秩序而使用。
违停球的使用不但解决了警力和人力抓拍劳力不足的问题,而且也给执法部门带来了创收。
在实现功能方面,违停球采用自动跟踪球机一体化智能分析模式,单点配置一套自动跟踪球机,自动跟踪球机内置智能分析算法,利用机器视觉代替人工视觉进行车辆目标提取、违章行为自动判定、自动跟踪放大、自动车牌识别,兼具机器连续工作优势和人类部分认知能力,准确、快速地对机动车违法停车行为从车辆前部或尾部进行取证记录。
违停球可全天24小时对多个预置位方向100-200米范围内车辆违停、逆行、压线交通违法行为自动进行违章判定、违章抓拍、图片上传,违章捕获率在90%以上。
违停取证设备输出内容包括:3张全景图片+一张车牌特写图片+1段违法过程录像,检测取证同时处理不少于20个目标。从方案效益方面来说,违停球震慑了非法违停行为,改善城市形象,增加交通部门的财政收入,降低交通部门人力成本。
视频桩:采用侧向识别技术作为终端数据采集手段,设备安放在泊位的右后侧,依托“互联网+大数据”技术,由路面泊车系统、用户手机软件、服务与管理中心等组成。
主要应用在路内平行停车位,使用群体是城市交通执法部门、城市停车管理部门及车主。
它解决痛点主要在于降低城市停车管理部门人力成本,提高停车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解决车主停车难、停车乱等现状。
在实现功能方面,视频桩利用前端设备自动获取车辆停车信息,自动识别车牌号码传输至中心系统,系统自动计费,车主利用自助缴费终端或者是手机APP等方式缴费。
单个视频桩前端设备覆盖车位数1个,设备输出内容包括:1张车牌特写+车牌字符+时间。从方案效益方面来讲,视频桩提升了城市车辆通行效率,节能减排,缓解城市拥堵,增加停车运营收入,共享停车资源带来的额外收益。
全视频:全称城市停车4.0-城市级全视频路内停车管理系统,是以车牌识别和智能分析技术为核心,能够完整覆盖城市停车各种复杂场景的整体解决方案。
该系统由前端设备、车主应用端、后端管理端和智慧停车云平台组成。主要应用于路内平行停车、垂直停车和半封闭停车等应用场景。
在实现功能方面,该方案实行集中联网,可实时监控泊位,智能识别车牌车型并存证。自动计时计费,存取欠缴费信息,支持移动端支付,大幅降低人工及运营成本。实现路面泊车的自动化管理和全方位管控。
在平行停车位,前端设备覆盖车位数8~20个,车辆捕获率≥99%,车牌识别率≥97%。垂直停车位,前端设备覆盖车位数6~15个,车辆捕获率≥99%,车牌识别率≥95%。半封闭停车位,前端设备覆盖车位数N个,车辆捕获率≥99%,车牌识别率≥97%。
平行停车位设备输出内容包括:2张全景图+1张特写+车牌文本信息。
垂直停车位设备输出内容包括:2张全景图+1张特写+车牌文本信息。
半封闭停车位设备输出内容包括:1张全景图+1张特写+车牌文本信息。
从方案效益来讲,该系统增加停车运营收入,减少现金漏洞,解放人力,降低运营成本。实现智能化,精细化的管理方式。
共享停车资源带来的额外收益,提供大数据增值服务。提升了城市车辆通行效率,缓解城市拥堵,提高公众认同感与幸福感。
了解了它们的定义及应用领域,我们再来看造成三者之间差异化的原因是什么?
首先,从需求上来讲,“路内停车”是为临时停车便利而设置,具备公共属性,它发挥“价格”杠杆,进行有效资源的调配,防止车位被长期甚至免费占用。
城市级全视频路内停车管理系统与视频桩在这个需求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使车位的泊位数据实现可视化,最大限度合理分配了停车资源。而针对各种城市综合体车辆乱停乱放的现象,相关部门为了震慑非法违停行为,缓解城市交通压力,通过违停抓拍增加收入。
违停球虽然解决不了停车难问题,但对解决乱停乱放、规范城市交通秩序、效益创收确实很有益处的,相关部门在投入违停球的同时并未增设配套的临时停车位,目的主要是解决各种城市综合体乱停乱放的现象,但是对于全局的违停现象,因违停庞大的体系而并未得到彻底妥善解决。
从车牌识别技术上来讲,车牌识别的方式分为前端的硬件识别与后端的软件识别。后端软件识别是用配套的车牌识别软件,对抓拍的图片进行识别处理。
其工作方式是通过摄像机,连续抓拍多张图片,选择其中较为清晰的一张,然后通过电脑软件进行字符处理,实现号牌识别的。因为每次识别需要抓拍多张图片,因此要求网络的带宽非常高,所以软识别的速度相对较慢。而且该系统对所抓拍的图片要求也是极高的,必须极为清晰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并且经过多重识别设备,丢包的可能性相对较高,造成识别率的降低。前端硬件识别是通过独立的硬件设备,对所抓拍图片进行一系列的字符处理,然后再将所处理的结果传输到电脑,完成一系列的工作。前端硬件识别的车牌识别系统相对软识别来说,工作的稳定性要比前者强,其传输的速度也大幅提高。
对于车牌识别方式,违停球主要采用的是后端软识别,是车辆停放好以后,前端设备静止抓拍检测车型车牌,在一些特殊的场景,比如说多辆车同时进出,违停球暂时还无法抓拍到车牌信息。
虽然违停球的识别的范围较广,但夜视成像能力和补光能力的不足,对车牌识别率相对较低,对车位的精准定位这一块也明显不足,所以主要是应用于部分场合与范围管理与打击违停现象。
而全视频与视频桩车牌识别,从技术原理上来讲是采用前端硬识别的视频流方式来进行车牌识别,运用了轨迹跟踪和逐帧识别技术,识别率相对较高。并且拥有夜视成像并智能补光的功能,保持在任何环境下,该方案能稳定识别车牌信息。可实时抓拍并且上传车牌信息以及车辆泊位的全景图,管理部门可查看泊位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和应用。
使用泊车系统的车主可以实时掌握临时停车位状况并加以利用,使公共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分配。
从后期维护上来讲,首先违停球由于前端设备球机在一直转动,损耗比较大,后期维护成本较高。
视频桩前端设备安装较低,容易人为对镜头遮挡,如粘口香糖、橡皮泥、深色塑胶袋等。新手倒车也极有可能碰倒视频桩,造成设备损坏。一台前端设备管理一个车位,单一性的识别会造成施工成本高、施工难度大。增加了后期的维护成本,立杆过多影响城市风貌。
全视频前端设备安装离在地五六米高的位置,避免了人为破坏的可能性,一台前端设备管理八到二十个车位,后期维护成本相对较低,并且拥有大广角进行全方位的车牌识别,对城市美观度影响相对较小。
以上是违停球、视频桩、全视频在应用需求与技术和后期维护上的区别,并针对停车痛点解决的方向进行了差异化的描述。
综上所述,显然违停球、视频桩、全视频路内停车系统在停车行业的业务范畴上各有自身的优势与不足,结合各家产品的功能与应用差异化,更好的为停车产业服务是我们停车人当下最为重要的课题。